详情
贴片广告图片

【传奇故事】道口大厨郭老桐

滑州城事 3001阅读
滑县事儿
滑县事儿Lv.25楼主+关注
2016-01-05 08:42 来自河南
贴片广告图片

郭琴堂,字桐轩,人称郭老桐,生于1865年,卒于1935年。擅长厨艺,系滑县道口镇东关人。清朝光绪年间,郭老桐在道口镇大东门里开设一家大型餐馆,当地人称桐家馆。

郭老桐的烹、调、炸、汆技艺高超,徒弟遍布。徒弟大多来自浚县及道口周边地区。他在厨艺方面可以说处处精通,样样拿手。其刀功在当地更是堪称一绝,能在人的光背上切肉丝。此绝技远近闻名,举城相传。民国时期,郭老桐被河南省政府授予三级厨师职称。

郭老桐餐馆除了一般性经营外,还承办民间婚丧嫁娶、团体客人以及豪门大户家宴的业务。比如郭公馆和其他一些官府富豪以及天津、新乡、焦作等水上来客,郭老桐不是亲自上门料理,便是按单子做好后送菜肴上门。由于郭老桐人缘极好,厨艺高强,菜肴可口,做事热心,又从不计较利益的得失,因此在当地很受民众欢迎和拥护。宾客络绎不绝,生意异常兴隆。


公元19008月,八国联军攻陷北京,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惶逃到西安,她一边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,一边命李鸿章为议和大臣,签订割地赔款、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。讨得洋人欢心后,北京城暂时平静下来。在西太后返京途中,一时兴起,要带光绪和众大臣到古城开封一游。


在去开封途经道口的时候,西太后曾令地方官吏献出当地知名菜肴,郭老桐受命后,异常犯难。为皇上和西太后做饭,既是个光荣的差事,又使他感到任重如山。做好了还能讨个好,否则的话,会吃不完兜着走。经过再三斟酌,并根据女人的饮食特点以及风言风语所传西太后的饮食嗜好,郭老桐决定亲手制作“黄河糖醋鲤鱼焙面”、“清炖大排”、“莲藕红枣甜汤”、“扒广肚”、“酸汤小酥肉”等拿手菜,来孝敬西太后和皇上。


“黄河糖醋鲤鱼焙面”,系豫菜代表菜。其一,其鱼得益于黄河中下游之利,呈金黄色,属历代珍品。有其“岂其食鱼,必河之鲤”。此鱼上市,宋代人曾誉以“不惜百金持于归”,由此可见其珍。其二是豫菜的软熘,以活汁而闻名。甜、咸、酸三味之汁要在高温下搅拌融和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甜中透酸,酸中透咸,鱼肉肥嫩爽口而不腻,再佐之精细焙面,其口感味觉极妙。

郭老桐经过用心选料、精心炸煮、细心烹调,将菜肴制作停当后,谨慎地逐一包裹、保温、保鲜后,装入食盒,由衙役护送到停泊在运河的船上,供西太后和皇上用膳。

哪知西太后边吃边喜出望外,连加称赞。并感到惊奇:小小之镇,竟会有人做出如此奥妙之菜肴。随即令下人赐予皇家“黄马褂”,以示奖赏。

郭老桐喜得黄马褂后,将其视若稀世珍宝,半生珍藏,惜爱如命。在珍藏过程中,为了防虫蛀、霉变,他让本地有名望的木匠,做了一个精致的檀木匣子,用棉布、油布一层层包裹了,装入匣子,小心珍藏。在珍藏中,并不时向一些官吏和乡邻炫耀。


后来,他家后人遵从他的遗愿,将装有黄马褂的匣子连同郭老桐,一起下葬于运河畔的黄土里。(作者:陈守玺)

贴片广告图片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广告图片 广告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城市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