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贴片广告图片

滑县一村一故事之:什集村的大梆戏

滑州城事 8942阅读
滑县事儿
滑县事儿Lv.25楼主+关注
2016-05-06 15:07 来自河南
贴片广告图片

【村名来历】

元末明初,什集村刘姓始祖刘泉,为躲避战乱,带领家人从开封府祥府县白木岗村迁徙到浚县南什堌堆(现在什集村)定居下来,刘氏一脉脉在此处繁衍生息,人丁兴旺,逐渐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村庄部落,之后,在村庄的主街道上,开设了多家商铺,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商业集贸市场,并规定每月兴起三次大集,每隔十天一集。集市的贸易日久繁盛,极大促进了周边村民的生活和劳动生产。刘氏家族为纪念这盛大的十天一集,便将原来的什堌堆村改成了什集村。

【村情概况】

什集村,位于王庄镇西南1.5公里,东临省道101线,南连丁堤口村,北与董村为邻,西隔长虹坡与浚县新镇搭界。现有村民1600余人,耕地2200亩。村民姓氏有刘、张、李,其中刘姓人口占95%,均为汉族。 解放前,什集村隶属浚县管辖。解放后,滑、卫合并,划归滑县。 该村的种植、养殖业较为突出。2015年引入外资,在村东建成占地260亩的光伏农业种植区,主要从事菌类植物的培育和生产,另有养殖专业区。每年可向市场输送新鲜菌类产品数十吨,出栏优质猪数千头。 什集村文化底蕴丰厚,人杰地灵。明朝中期,刘氏家族刘汉公在京城高坐官位,告老返乡后,常有京城官员登门探访,至今村中还流传着“从北京到南京,谁不知道什集的刘汉公”的说法。 刘英勤: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。 刘连胜:鹤壁市石油公司总经理,党委书记;濮阳市石油公司总经理,党委书记。 刘其章:曾任南乐县教育局局长,滑县教育局局长。 刘英顺:新疆军区正团级干部,转业后任滑县企业局副局长。 刘书彬:滑县建筑行业的佼佼者,最早在王庄镇成立外建公司,几十年来,促进了当地建筑行业的发展,活跃了地方经济。 石头寺遗址,位于什集村西北,建于唐朝开元年间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这里出土了老瓦、兽头、石头人及半截建筑明柱等。

【村中故事】什集村的大梆戏

大平调又称大梆戏,是我国众多的戏剧剧种之一。 元末明初,什集村刘氏始祖刘泉,自山西洪洞县迁来,同时,他将山西上党的大梆戏的曲调、唱腔、表演板式和乐器等带到此地,至今,这一传统戏曲,在什集村以及周边的广大地区仍然久唱不衰。

在什集村的西北处,至今保留着石头寺遗址。石头寺,建于唐朝开元年间,据史料记载,石头寺,正北大殿高三层,内设神像3尊,东厢房8间,西阁房12间,寺院对门有佛塔一座,高2丈余,寺院东侧的340亩良田由住院的僧侣耕种。

开元盛世,各地的戏剧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刘氏一族迁来后,在此处繁衍生息,人丁兴旺,逐渐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村庄部落。当时村里每月有三次大集,每隔十天一集。刘氏一族为传承大梆戏的传统戏法,在每次集会的时候,在石头寺集中排练演出大梆戏。十里八乡的村民蜂拥而来,听戏的,置办家当的,来寺院焚香祈佑的络绎不绝。村庄的街道两侧,商铺林立,琳琅满目。石头寺的香火也因大梆戏的兴起,日渐达到鼎盛时期。石头寺香火日夜绵延不绝,大梆戏唱腔日渐炉火纯青,如此景象,如同鲁迅笔下的社戏场景一般。

直到清末时期,战乱四起,僧侣四散而去,香客渐少。后来,这里成了各路义军和朝廷步兵的栖息修整地。清朝末年,义军和清廷军队在寺院附近发生了激烈的战斗,双方将士伤亡惨重,义军后勤补给不足,战败而逃。胜利的清朝军队为报复义军的抵抗,下令火烧石头寺。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。一代名寺就此消失。

光绪年间,战乱加上水患,民不聊生,什集村的大梆戏剧组人员纷纷溃散。刘氏唱班为养家糊口,推上独轮车、挑上花篮,徒步到浚县新镇、延津沈丘集、卫辉柳位等地,四处卖艺营生。有的三五人一群,有的七八人一班,还有的是夫唱妇随,边走边唱。大梆戏唱腔,从此在百里之外流散。

解放后,什集村的大梆戏又一次逢遇了组团发展的良机。1955年滑县大平调剧团组建,什集村的大梆戏唱班人员刘英菊、刘忠河、刘本和、刘金兰、刘成瑞、张建国等人由县政府抽调加入大平调剧团。 什集村的戏班又购置了多样的演出服饰,增添了多种乐器。《沙家浜》、《红灯记》、《红色娘子军》等样板戏成了周围十里八乡争相观看的剧目。至今还广为流传着“什集戏不用去,不是《沙家浜》就是《红灯记》”的说法。1968年,应县革委会的邀请,什集村大梆戏在滑县戏院多次演出,深受好评,引起了极大轰动。

中南海演出

国家领导接见滑县大平调演员

什集村的大梆戏在改革开放后,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。1981年12月,我村刘成瑞、张建国、刘英菊、刘忠河、刘本和、刘金兰等六人随同滑县大平调剧团受北京文化局邀请,赴京汇报演出,在北京长安大剧院、广和剧场、吉祥剧场、人民大会堂小礼堂、中南海警卫师礼堂等场所,演出《敬德钓鱼》、《海瑞罢官》、《三搜太白府》等18场优秀剧目,受到首都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。 如今的什集村大梆戏,在县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,演出服装和道具有了全面更新,每到夜晚,华灯初上,在村文化广场上,唱戏的、听戏的、评戏的一片熙乐景象。

什集村的大梆戏,从沧桑的历史中诞生,并一路铿锵走来,时代赋予了她新的使命,当浑厚的唱腔一次次在文化广场上回荡,一个村庄的希望,在炫彩的夜景中越发璀璨、越发斑斓。

撰稿:《一村一故事》编委会王庄编辑小组

《一村一故事》编委会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!

感谢王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,王庄镇编辑小组的辛勤付出。更多精彩,陆续呈现……

贴片广告图片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广告图片 广告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6 13
城市通